12-152023
分享
字号
2023年市市场监管局价监竞争工作责任落实情况
索引号: | 011158671/2023-38640 | 分类: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公开日期: | 2023-12-15 | ||
标题: | 2023年市市场监管局价监竞争工作责任落实情况 | ||||
文号: | 无 | 主题词: | |||
生效时间: | 终止时间: | 来源: |
2023年,襄阳市市场监管局价监竞争工作组紧紧围绕省局年度重点工作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认真履行价格监管和反不正当竞争工作职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监管工作。
一、价格监管工作
(一)开展商品和服务价格收费违法违规日常监管。对医疗服务机构、教育、殡葬、交通、金融、转供电、粮食、农资、宠物市场、中介机构等各领域涉价行为开展日常监管。加强公考、中高考、节假日等特殊时期价费管控,在城区和乡村设立15个监测点,遏制涨价苗头,严厉打击未明码标价、哄抬价格、价格欺诈、价格串通等违法违规行为。充分发挥12345、12315等投诉举报平台的作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群众投诉反映的乱收费、乱加价问题,及时调查处理,加强跟踪督办。通过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积极摸排问题线索,实现监管全覆盖。灵活运用警示告诫、行政约谈、行政指导、责令改正、行政处罚等执法手段,打好价费监管组合拳
(二)开展各领域价费违规行为专项治理。
1.开展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工作。召开动员部署会,制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启动了疫情重点药品及用品保供稳价精准查处机制。全面开展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各项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7830人次,检查8365家次药品和医疗用品经营者,处置消费投诉33起,立案9件,药品零售经营门店张贴《提醒告诚函》2497份。
2.开展2023年“春耕护农”专项行动工作。与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协作配合,开展农资经营等领域不正当竞争和价费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整治,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267人次,对830家农资经营单位开展检查,对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的农资经营户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5份,发放提醒告诫函225份。对检查中发现的农资产品质量问题共立案5起,正在调查处理中。
3.开展深化粮食购销领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在全市组织开展深化粮食购销领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制定整治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了粮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目前此项工作正进行中。
4.深入持续开展水电气暖涉企收费治理。组织专班分别入驻襄阳中环水务有限公司和国网襄阳电力公司开展“水电气暖”领域涉企收费抽查检查工作,目前拟立案两起。下一步准备对各县市区局开展交叉检查,通过查处一起案件,规范一个行业。
5.开展中介机构交易行为治理工作。按照省局关于中介机构交易行为治理工作部署,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部署,明确整治重点,压实工作责任,确保专项治理各阶段工作落实到位。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94家次中介机构,立案查处2件,查处涉嫌违法所得金额1053.28万元,依法依规责令退还多收金额983.08万元,没收上缴财政70.20万元,罚款金额171.70万元,清退、罚没共计1224.98万元。
6.开展金融领域涉企滥收费监管工作。组织办案人员成立调查组,深入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襄阳分行(以下简称平安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襄阳分行(以下简称农业银行)针对相关违法线索开展调查工作。目前两个银行案件待调查终结、上会讨论后,向当事人送达处罚告知书。
7.开展“转供电”违规加价治理工作。一是做好台帐动态摸排,完善转供电主体监管台帐。二是实现转供电主体监管全覆盖。今年以来,查办7件转供电违规加价案件,清退金额139.532万元,没收37.15万元,罚款4万元。三是加大对转供电违规加价案件查处的培训指导,全面精准打击转供电主体价格违法行为。四是将转供电主体纳入“智慧监管转供电应用系统”,将全市转供电主体全部纳入了智慧监管转供电系统,并对各县(市、区)负责同志和全市辖区转供主体代表共计150人开展系统应用专题培训。
8.开展中小学教辅材料违规收费和殡葬服务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按照省纪委《2023年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项目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立足监管职能,按照责任分工,抓好中小学教辅材料违规收费和殡葬服务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目前此工作正进行。
9.开展2023年教育收费自查自纠和重点抽查检查工作。转发了省局工作通知,全面部署开展各阶段自查自纠和抽查检查工作,并组织开展市州交叉检查。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
(三)组织开展价费调研工作
结合日常监管工作实际,组织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内部分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情况开展了调研,收集了相关调研资料,向市发改委提出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七项合理化建议。开展天然气领域监管执法调研工作,调研了解天然气领域监管中常见问题及建议和企业提出的价费相关合理化建议。配合完成市领导开展全市转改直和转供电主体价费监管调研工作。并组织开展本系统转供电价费监管工作调研。
二、反不正竞争监管工作情况
加大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特别是加强医疗用品和医疗服务领域,农资市场和旅游相关市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打击线上线下各类虚假宣传和仿冒行为,全面开展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工作。
(一)牵头开展全市假国企假央企治理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十个市直部门印发治理工作方案,按照上级要求全面开展各阶段治理工作。
(二)结合反不正当竞争“守护”行动、医疗卫生领域腐败治理工作一体推进、一体落实。在全系统制定印发了《反不正当竞争“守护〞专项执法行动方䅁》《医疗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方案》,重点对医疗购销,医疗设备采购等领域商业贿赂行为,保持高压态势,紧盯研发,生产,销售,流通等关键环节,查处通过商业贿赂手段谋取竞争优势的违法行为。
(三)严肃查处商品销售或服务过程中打着“拥军惠军”旗号,作虚假、夸大的商业宣传等行为。
(四)结合辖区实际,建立商业秘密保护指导站,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指导。深入到企业和园区,上门对辖区重点企业保护商业秘密工作实施行政指导,帮助企业提高商业秘密保护能力。在全市深入开展试点创建申报工作,在谷城县、老河口市、樊城区、襄州区各选取1至2家企业,建设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达到“建设一个、引领一片”的效果,同时指导指导谷城开展商业秘密保护集中先行示范区创建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按照价监工作监管职责,围绕省局年度工作重点,扎实开展了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执法监管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有待解决。
(一)应对经营者自主定价(市场调节价格)领域价格异常波动情况,监管手段还不全面,因处罚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支撑,面对现行价费政策和法律法规没有涨价幅度规定实际问题,还应进一步总结经验,强化综合监管手段应用,加强案件查办指导,破解遏制价费异常波动时,取证困难这一难题。
(二)应对节假日旅游相关市场价格波动方面,前期虽提醒告诫,开展巡查监管,但面对旅游消费需求集中释放,旅游市场出现的短暂供需要失衡,仍然引起价格异常波动现象。
(三)部门协同还不够全面,价格监管涉及领域宽,需要强化与各行业主管部门协同,发挥行业监管优势,形成监管合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紧密围绕省局年度工作要点继续重点加强中介、教育、殡葬、医疗、交通、水电气暖等涉价行为监管,加强重要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落实好各项治理工作任务,并从以下方面提升监管质效:一是强化部门协同,形成监管合力。加强与发改、住建、教育、文旅、商务、民政等协作,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监管效力,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提前介入,强化相关市场行业管理,引导行业合规经营,提高经营者守法自律意识。二是积极对接发改部门,提请省政府及价格主管部门尽快出台明确价格哄抬定性的执法依据,便于有效开展价费监管工作。三是加强与各行业主管部门信息互通,对发现价格异常波动苗动的及时互通信息,强化违法行为线索互通核查调处,大力曝光典型案例,形成各部门常态化线索移机制。